联系电话: 400-600-2316
联系地址: 重庆市两江新区大地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

官方微信

搜索

科普中心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科普中心
认识带状疱疹与令人煎熬的神经痛,新研究带来新希望
  • 文章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8-26
  • 浏览次数: 107次
  • 分享: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或“生蛇”,是由一种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很多人小时候得过水痘,好了之后,病毒并没有被完全清除,而是悄悄躲藏在我们身体的神经节里。当年龄增长、劳累、压力大或者免疫力下降时,这些潜伏的病毒就可能再次活跃起来,引发带状疱疹。


     这种病很常见,除了会在皮肤上起一片片伴有水泡的皮疹(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最让人痛苦的是它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神经痛。


cb700333bf901e957a706e640747f211.png

谁更容易得?后果有多严重?


      据统计,我国超过90%的成年人体内都潜伏着这个病毒。年纪越大,特别是50岁以后,免疫力会逐渐下降,得带状疱疹的风险就越高。我国每年约有156万左右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新发带状疱疹。


最困扰人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即使皮疹消退,很多患者(约5%-30%)的疼痛还会持续很久,如果疼痛超过3个月,医生通常会诊断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年纪越大、免疫力较低或本身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肾病、慢阻肺等)的人,发生PHN的风险更高,感受到的疼痛也往往更剧烈。


位置

      通常比当初起疹子的范围还要大一些,常见于胸部肋间、头面部(尤其是眼睛周围)或颈部。


感觉

     疼痛感多种多样,可能是火烧火燎、电击、刀割、针刺或撕裂般的剧痛。可能是一种痛,也可能几种痛同时存在。


影响: 

      这种疼痛严重干扰睡眠、情绪,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长期下去甚至 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续1年以上,甚至长达10年或更久。


现有治疗手段及其局限


      目前医生治疗带状疱疹主要是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这些药物有助于:

      1. 缩短病程

      2.减轻急性期的症状

      3.降低一些并发症的风险


但也存在局限性:

       1.  治标不治本:它们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复制,但无法彻底清除潜伏在神经里的病毒。一旦免疫力下降,病毒就可能再次活跃,有复发的可能。

       2.  对神经痛效果有限: 这些药物对于预防或治疗已经发生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新研究带来新方向:NK细胞的潜力


      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关注我们身体里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简称NK细胞)。它是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在对抗病毒感染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研究发现NK细胞与疼痛有关联:


      2021年,德国的一项临床观察研究发现,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脑脊液(环绕大脑和脊髓的液体)中,NK细胞的数量比例越高,患者对机械刺激(如触碰)的疼痛敏感度反而越低。 简单说,NK细胞多,疼痛状况可能就轻一些;NK细胞少,疼痛可能更严重。研究人员认为,NK细胞可能在神经炎症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e28a93797ec031b1fc61b24b6dd5a37a.png

该临床研究人员共收集了41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和多发性神经病(PNP)患者脑脊液(CSF),通过流式分析其中的淋巴细胞亚群,研究人员发现NK细胞的占比与机械性疼痛敏感性(MPS)之间存在负相关,如果NK细胞占比低,疼痛状况会恶化。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NK细胞似乎在神经炎症级联反应中起着保护作用,并可用作慢性疼痛的标志物。


NK细胞如何可能帮助缓解神经痛?


      2023年,英国和韩国的研究人员在专业期刊上探讨了NK细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PHN)的潜力。他们认为NK细胞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


1.  清除“问题”细胞: NK细胞有能力识别并清除那些受损、功能失常或衰老的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可能就是持续疼痛的来源。


2.  “修剪”错误神经: 神经损伤后,有时会出现异常的神经连接(错位的感觉神经支配)。NK细胞可能帮助“修剪”掉这些不该存在的神经末梢,帮助恢复正常的神经感觉功能,从而减轻疼痛。


3.  调节炎症反应:NK细胞可以释放一些因子,影响其他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活动,减少有害的神经炎症,创造一个更有利于神经修复的环境。


总结: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对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有效,但对预防和根治潜伏病毒以及治疗顽固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存在不足。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我们体内固有的NK细胞在对抗病毒感染和调节神经炎症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显示,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可能与神经痛的严重程度相关,并且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探索利用NK细胞本身的特性(如清除受损细胞、调节炎症、“修剪”异常神经连接)来开发未来治疗神经痛(包括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新策略。


重要提示:


      本文旨在科普,提高对疾病的认识。NK细胞在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仍处于科学研究阶段,尚未成为临床常规治疗方法。


      如果您或家人出现带状疱疹症状,请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皮肤科或疼痛科就诊,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包括及时的抗病毒治疗和疼痛管理)。

  

       预防带状疱疹,接种疫苗是有效手段之一,具体可咨询专业医生.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不作商业用途,不作医疗建议,仅作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敬请谅解,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新闻